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国际关系

2014/6/23 13:45:24 来源: 网络
分享:

  (一级学科:法学)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主义与爱国敬业精神、良好品德修养,具有初步从事国际问题研究能力和实际国际交流能力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 在学期间精通第一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并掌握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综合技能,以胜任国家公务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校的工作,以及其他涉及 涉外事务的工作。

二、专业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亚太区域研究 以亚太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与现状的综合研究,特别是以大国关系与东亚区域化问题为研究重点。 刘小林、杨宁一
张发岭
    2 文化研究与国际交流     以多元文化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合作问题,特别是以我国对外交流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重点。 王焱华
卢晨阳
    3 中国国际战略与周边关系研究 着重研究中国国际战略的理论与原则,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张发岭
李兴
马勇
    4 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研究     着重研究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及国际组织的产生、发展、自身特点和作用。 张胜军
李毅
    5 欧亚区域研究     以欧亚跨区域合作关系,以及欧盟、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问题。 李兴
马勇
卢晨阳
    6 全球治理与和平研究     以全球化与全球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全球政治理论范式内探讨和平问题。 刘小林
张胜军
吕晓莉
马  勇
    7 日本问题研究     以日本社会、政治、文化、历史领域的若干具体问题与中日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 杨宁一
张发岭
刘小林

  三、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2.博士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年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四、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3万字。
2.博士生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博士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必须发表与学科专业相关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具体要求由各学科制定。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