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2021/11/3 16:09:11 来源: 网络
分享:

  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选士制度,在历史上存在了 1300 多年,对我国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海天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影响,供同学们参考。

  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 积极作用

  (1)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1 中央政府掌握选士大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2 官吏经考试选拔,提高官吏文化修养,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3 士子通过科举获得参政机会,扩大统治基础;

  4 科举制统一思想,笼络人心,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

  (1)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1 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 促进人们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思想混乱的局面;

  3 刺激学校教育发展,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4 种类繁多的考试科目扭转人们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

  (2)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1 重视人的知识才能,而非门第;

  2 时务策与诗赋有利于检验人的能力;

  3 科举制的施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考试制的国家。

  二. 消极作用

  (1) 国家只注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 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2)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1 评分时主观因素会影响评分客观性;

  2 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

  3 驱使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

  (3)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1 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2 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很多知识分子养成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

  3 形成具有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思想长期“阴魂不散”。

  相关阅读: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以上就是海天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2考研教育学备考知识点:科举制度的影响”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更多教育学考研信息尽在海天考研!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